“十二五”成就回顾: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取得新进展-003399威尼斯

工大新闻

003399威尼斯-正版威斯尼斯人8206下载安装003399威尼斯-正版威斯尼斯人8206下载安装

“十二五”成就回顾: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取得新进展

  

          “十二五”期间,学校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制定出台了《河北工业大学关于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强化本科教学的内涵建设,本科教学工作取得新进展。         以修订培养方案为抓手,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十二五”期间,学校确立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积极推进“理论、实践两条主线,创新融入贯穿全过程”,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出台了《制定2015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各专业以“170 x y”的学分结构全面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大学生科研训练、创新创业训练、第二课堂以及社会实践等创新实践训练活动;提高实践教学比重,提高专业选修课比重, 2015级学生已经开始实施新的培养方案。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如每年在天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参加实训千余人,进一步彰显学校“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         学校以强身育人为目标,落实素质教育,将“阳光体育工程”作为实践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将实践教学延伸至体育课外锻炼之中,加强了课外体育活动的辅导,激发了大学生课外锻炼的兴趣,课外锻炼质量稳步提升。         此外,2013年起学校组织实施辅修及双学位工作,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在拓展本科生国际视野方面取得也取得新进展,中法计算机、中德环境工程、中新物联网专业都已开始单独招生,并执行新的培养方案。         以专业评估为抓手,积极推进专业建设         学校组建了“专业建设与评估专项研究”专家组,建立了专家组常态化研讨机制,出台了《河北工业大学本科专业评估方案》。2015年组建了“校内专家校外专家”的专业评估专家组,已评估专业18个,并组织国际经济与贸易等4个专业参加了天津市本科专业综合评价。         学校积极推动工程教育专业建设和认证工作。金属材料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建筑学被列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筑学、土木工程专业顺利通过了住建部的专业评估。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工工业等专业正积极准备申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出台了《河北工业大学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增设了物联网工程、金融学、统计学、测绘工程等新专业,停招或减招了十余个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         以课程评估为抓手,积极推进课程建设         学校研究出台了课程建设与评估方案,全面推进课程建设与评估工作。形成了合格课程评估“院聘专家校聘专家督导委员秘书组”的工作模式,已评估合格课程177门,优秀课程10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互动型、自主式学习环境,从2014级学生开始开设新生研讨课32门,开设新生学业导航课58门。        此外,积极推进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转型为精品资源共享课工作,引导各级精品课程积极拓展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目前已有两门课程列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一门课程进入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序列,两门课程被河北省批准进入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序列。         精心组织,不断提高生源质量         学校以扩大学校办学影响、提高社会声誉、保障学校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以宣传学校的发展建设成就、办学特色、培养质量为重点,以提高生源质量为目标,全面动员,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做好招生宣传工作。通过向全国各地市的重点中学寄发招生简章,走访河北工业大学优秀生源基地,招生咨询热线电话,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高考咨询周等活动,提供招生咨询和志愿填报指导。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宣传下,我校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如2015年,我校录取分数线高出所在省份重点线30分以上的省份达25个;高出40分以上的省份19个;高出50分以上的省份12个;黑龙江、辽宁、陕西三个省高出7090多分。         加大投入,持续改善教学条件与教学资源         学校连续三年投入专项经费改善本科教学基础设施,多数仪器设备已经安装到位,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语音室、金工实习场所等教学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启用了教室资源优化管理与移动查询系统,完成了“综合教务”和“课程中心”的升级工作。         慕课与混合式教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作为河北省试点单位,与清华大学及最大的中文mooc合作,搭建了我校的spoc平台,引入了41门精品在线课程,供全校师生免费学习和使用。组织我校教学团队精心打造了《大学计算机基础》和《工程图学》两门慕课课程,在教学实践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好评。与清华大学合作,完成了河北工业大学学堂在线平台筹建与管理工作。学堂在线主站为我校开放了11门课程,作为校管公选课供学生选择修读,有效丰富了我校公选课的课程资源。         2015年引进201门超星尔雅网络课程,引入一门东西部高校联盟共享课程--“艺术与审美。教师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全面有序地应用超星尔雅课程、学堂在线课程,标志着慕课正式进入我校本科教学体系。        多种举措,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积极组织新入职教师参加校内外岗前培训,组织开展了多期名师教学讲坛、校长面对面、优秀教师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沙龙、教学观摩课、教学示范课、教学技能培训、教学规章培训、学术英语培训、嗓音保健培训、普通话培训、网络培训、课程培训、工程实训等。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分别到美国威诺纳州立大学、爱尔兰沃特福德理工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进行了教学研修,以及支持多人次教师参加国内教学会议或短期培训。         通过多类型的教学竞赛,激发教师教学活力。组织开展了“专业课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师德建设及板书设计”竞赛、新入职教师“精彩一课”竞赛、“数理基础课程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多媒体课件与微课程”大赛等,同时对获奖教师进行了多期电子展、实物展。        通过多角度的教学评价,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组织新入职专任教师开展了微格教学诊断,组织开展了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申请评价,每年在评价过程中聘请督导、专家、领导听课千余次。        完善制度,加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设         组织专家组研究形成了覆盖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四大类教学活动、140个监控点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每一监控点都明确了质量标准,责任人,监督(检查)人,监控方式,保障措施与制度,反馈与改进的具体内容。同时为保障体系的运行陆续修订或出台了《河北工业大学课堂教学规范与管理规定》、《河北工业大学实习教学规范与管理规定》等27个有关文件,组织了系(教研室)主任和骨干教师培训会,积极推行该保障体系的落实。         学校本科教学督导委员会确立了“以人为本、服务教学、督导兼顾、以导为主”的指导思想。开展了以听课为主的常规督导、针对新入职青年教师的专项督导、组织示范教学观摩课、专项调研等一系列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在积极实施校内保障体系的同时,在毕业生质量跟踪与评价工作方面,连续三年借助第三方评估机构,加强对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在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方面,连续多年上报教育部和自行发布《河北工业大学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在学情调查方面,组织参加清华大学的学情评价研究团队,参与 “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投入和就业相关情况,从学生的角度评价学校的本科教育。         在评估和监控信息收集队伍方面,组建了“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专家组和评估专家队伍,同时积极探索组建“学生信息员”队伍等监控信息采集队伍。通过教务处正版威斯尼斯人8206下载安装主页等平台发布教学质量评价二维码,教师、学生可方便及时反馈质量信息。进一步落实了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加大教学督导委员听课指导工作力度。         在质量监控网络信息平台建设方面,新建立了与教育部学校状态数据库平台相匹配的“学校状态数据库信息平台”、“听课与评价反馈系统”、学校、单位和教师三个层面发起结果性、阶段性及即时性的评价和回收结果的“课堂教学质量平台”、面向全体在校生和学生家长、基于网络、短信和微信平台的“学业预警系统”等。我校“关键节点监控常态化、采集信息结构化、师生反馈实时化、专项评估制度化”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已基本完成



“十二五”成就回顾:我校研究生教育取得新突破

       “十二五期间,学校研究生教育秉承服务高层次创新人才发展需要的教育理念,突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质量提升改革创新两大主题,努力实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学位论文水平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实现了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培养规模趋于稳定        在国家及河北省相关招生政策的大框架下,研究生院积极筹措,各类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逐年有所增加的情况下,也在逐步趋向稳定。截至目前,各类研究生在校生总数约7000人,其中博士生在校生730余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300余人,非全日制研究生约1000人。各类研究生规模均位居省内高校前列,2014年被河北省教育厅评为河北省教育考试工作先进集体。       学位点日趋完整        研究生院充分利用教育部二级学科自设机制,深化学科结构调整,完善学科结构布局,支持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努力扩大博士生和硕士生培养的覆盖面,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建设与调整,我校现自设了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博士二级学科学位点5个,能源环境工程等硕士二级学科学位点6个。目前我校有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另有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另有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种类和领域26个,覆盖了我校理、工、经、管、文、法六个学科门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授权体系。         完善管理制度        学校制定并出台了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试行)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查盲审管理规定等重要改革文件20余项,涉及从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生培养质量监督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等研究生工作中的各个重要环节,对于夯实学校依法行政基础,规范研究生教育流程,提升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均具有深远意义。         培养模式创新       “十二五期间,研究生院积极开展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和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建设,分类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建立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践基地7个,其中河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5个,天津市高校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2个;建立健全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监督机制,形成了完善的优秀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与奖励体系,并初显成效。电气学院李永健的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改革导师遴选制度        坚持以创新为价值导向,改革导师遴选制度,规范研究生的指导形式。截至20149月我校博士生导师数量达到141人,硕士生导师782人。        新增硕士生导师资格的申报审批权由原来的学校学位委员会下放到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由各学院应制定相关程序、标准、政策,其标准不得低于学校规定,并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备案。        在导师资格申报审批方面,硕士生导师由具有原来的副高级职称及以上扩大到具有讲师及中级职称及以上,博士生导师由原来的正高级职称扩大到副高级职称及以上,主要考核近五年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扩大了人才选择范围,打破了硬性条件,使更多有能力、有资格的教师成为导师。        推进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与创新        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生院启动了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的资助,2014年在全校资助了6项,2015年资助了9项,同时对2014年的项目进行了中期检查,表明项目研究进展良好。在2015年召开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材料学院唐成春的营造研究生快速成长的科研氛围研究、电信学院杨瑞霞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督体系研究、控制学院刘作军的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激发与培养方法研究对项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重点介绍,得到与会人员的充分肯定。研究生院同时还启动了资助优秀博士论文出版专著的项目,目前已确定资助出版16本专著,已有3本专著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        学校在2015年还启动了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自评工作,通过评估推动了解我校各学位授权点的建设情况和研究生培养质量,厘清研究生教育的理念和培养思路,明确学科定位和培养特色,进一步完善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的建设,同时逐步建立起我校学位授权点的动态调整机制。           十二五成就回顾:我校科研工作成绩突出   

          “十二五期间,学校科研工作在教育厅和科技厅领导的指导下,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部署和要求,通过全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校科技创新实力和服务社会效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十二五期间,我校承担国家级项目比十一五期间增加51%,各类到校科研经费比十一五期间增加57%。其中李春利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的大通量高效立体传质塔板技术及其在化工节能降耗中的应用项目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刘玉岭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国家02重大科技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平坦化工艺与材料项目顺利通过国家02科技重大专项专家组总体验收,评定为原创性成果并被评为优秀团队,标志着我校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校国家级科研平台实现零的突破,学校还新增了10个省部级以上的科研机构,比十一五期间增幅67%,已初步形成了以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所(中心)、校内科研机构为依托的自主创新基地。

       在此期间,我校新增3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为我校的一流学科建设聚集了一批国家层次的人才队伍。同时,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模式,构建了由省、校两级协同创新中心和工业、产业研究院为支撑的协同创新体系。         服务社会效益得到很大提升        “十二五期间,学校取得省级以上成果732项,比十一五期间增长86%62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申请专利1725项,比十一五期间增长3.2倍,其中发明专利1046项,荣获河北省十大优秀发明创造单位;被sci/ei/istp收录论文4700余篇,比十一五翻了一番。        在此期间,学校技术转移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在河北泊头、江苏徐州、天津武清等地建立了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9个,拓展了我校的科研服务半径,加快了我校科研成果在市区县的转化。        学校以服务京津冀区域发展为重点,力争把产学研工作向产业聚集区延伸,从而探索新的工学并举模式。其中,与沧州渤海新区在中捷高新区共建的河北省渤海绿色过程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我省唯一一家专业从事绿色化工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平台;与武清区在京津科技谷共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产学研共建基地,将集成我校10余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助力天津科技小巨人行动计划。        为更直接、更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学校选派百名优秀科研人员进驻企业,利用科研优势,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得到《人民日报》专题报道。 十二五期间,学校在对外科技交流合作、科研人才队伍引进、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科研工作的影响力和显示度,使科研工作落到实处。 

十二五成就回顾:校党委书记李强畅谈我校十二五建设成就
       时至2015岁末,我校的十二五建设也进入收官阶段,在过去的五年间,我们学校取得了哪些令人欣慰的成绩?校党委书记李强在接受校新闻中心采访时,从如何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大学四项功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和成绩、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新举措等四个方面,畅谈了我校从2010年到现在的发展历程和亮点成绩。        在谈到如何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时,李强书记指出,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校高等教育经历了从精英教育阶段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到十一五末,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国家提出要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建设。但从统计数据来看,201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由此可见,中国高等教育的在强调提升质量的同时,规模仍然在稳步增长。在这样一个形势和大背景下,我们河北工大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一是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十二五期间学校停招了专科,压缩了本科三批的招生规模,停招或减招了部分不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适度扩大了本科一批和研究生的招生规模。        二是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里,我们强调主动,区域,主要指京津冀。其中,省市部共建是我们十二五期间的一项亮点工作,体现了我们主动融入,我们还成立了京津冀三地工大联盟,这也是我们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项重要举措。        三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是国家一个大的推动高等教育建设的思路和举措,我们学校按照要求,制定出了《河北工业大学章程》并颁布实施。另外,学术委员会教授治学的作用发挥也在逐步提升,同时,教代会和学代会也在参与讨论甚至决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十二五期间,北辰校区新建了图书馆、机械材料组团、西区第二食堂等,加起来十几万平米,对红桥和廊坊校区也进行了改造。此外,还加大了教学投入,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都得到很大改善。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四项功能,我们学校在这四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绩,李强书记只点出了几大亮点。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重点强调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无论是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我们学校的办学特色就是工学并举,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正是工学并举的具体体现。         在科学研究方面,我提出两个亮点,可以用一个顶天一个立地来形容。顶天的是刘玉岭教授带领的课题组以优越成绩完成了国家02重大专项一期建设,在全国的地方工科院校中都不多见;立地的是李春利教授和他的课题组研发的大通量高效立体传质塔板技术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大规模推广应用,可谓遍地开花了。这当然也是历史的积累,在十二五去实现的。        在服务社会方面,我们坚持以服务区域为主体,同时辐射其他省份。这也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的毕业生就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天津、河北、北京三个地区,第二方面,我们的科技成果转让和技术服务也主要集中在河北和天津,北京现在也逐渐再增多,还有一部分被推广到山东、江苏、福建、河南、浙江等地,作为一个“211工程建设大学,尤其是省市部共建以后,服务面向也越来越大。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我们学校持续彰显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并且明确了勤慎公忠的校训。这是我们的两件传家宝,要融入办学的方方面面和每时每刻。另外新建的校史馆也成为了学校向社会辐射大学文化的重要窗口。        关于人才队伍建设,李书记强调,在十二五期间,我们一直在努力形成一种尊重人才、鼓励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我们一方面积极引进人才,一方面努力培养人才,同时精心打造团队,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团队建设尤为重要。我们成立的京津冀三地工大联盟、学校的工业研究院等等,都是为了实现团队合作和聚才效应。        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学校着重从四方面入手:        一是狠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所有二级党组织关系进行了理顺并且完善了措施,其中,学生宿舍党总支的建立,是我们工大组织建设的一项新举措。        第二个是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办学理念和方针政策制定后,关键是靠干部组织实施,十二五期间,为了提升干部队伍能力和水平,学校不仅加大了培训力度和考核力度,同时还加强日常管理。        第三是狠抓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文化工作,一是抓牢阵地;二是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和风气;三是解放思想大讨论。        第四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学校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另外一点是从严治党、从严治腐,我们现在正在自查自纠,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一刻也不能松懈。

网站地图